三氯氧磷常做半导体-三氯氧磷主要用在什么工序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三氯氧磷常做半导体,以及三氯氧磷主要用在什么工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文章信息一览:
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制绒后扩散前还需要酸洗吗?
1、太阳能电池具体的制作工艺说明(1) 切片:***用多线切割,将硅棒切割成正方形的硅片。(2) 清洗:用常规的硅片清洗方法清洗,然后用酸(或碱)溶液将硅片表面切割损伤层除去30-50um。
2、太阳电池经过制绒、扩散及PECVD等工序后,已经制成PN结,可以在光照下产生电流,为了将产生的电流导出,需要在电池表面上制作正、负两个电极。制造电极的方法很多,而丝网印刷是目前制作太阳电池电极最普遍的一种生产工艺。
3、扩散制结:扩散的目的是形成PN结,通常使用磷进行n型掺杂。由于固态扩散需要高温,因此硅片在扩散前必须彻底清洗,以去除碱残留和金属杂质。 边缘刻蚀与清洗:扩散过程中会在硅片边缘形成扩散层,可能导致上下电极短路。
太阳能电池生产为什么去除磷硅玻璃
去磷硅玻璃的目的就是完全打断硅片正反的联系,移走磷酸盐玻璃增强抗反射膜,使背结吸收的光更好。根据相关信息查询,可以利用HF能够溶解二氧化硅的特性,去除硅片表面由于扩散工艺造成的含磷二氧化硅(PSG),制取去磷硅玻璃。
是磷硅玻璃的意思,在太阳能电池片的扩散工艺后,硅片表面会形成一层PSG,必须去除。扩散原理:POCl3在高温600℃下分解,产生P2O5和PCl5,然后2P2O5 +5Si—— 5SiO2 +4P,这样生成的P就可以扩散到硅片里,实现P掺杂。
\x0d\x0a去磷硅玻璃\x0d\x0a该工艺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制造过程中,通过化学腐蚀法也即把硅片放在氢氟酸溶液中浸泡,使其产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络和物六氟硅酸,以去除扩散制结后在硅片表面形成的一层磷硅玻璃。
但是更低的硅材料,比如冶金级硅和金属硅,一般在2N~4N,则对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影响就非常明显了,甚至连制造成本都回收不了,所以很有必要进行提纯处理。
去除硅片表面氧化层及扩散时形成的磷硅玻璃(磷硅玻璃是指掺有P2O5的SiO2层)。
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原理是什么?
1、太阳能电池发电原理: 太阳电池是一种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能转换成电力的器件。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有许多种,如:单晶硅,多晶硅, 非晶硅,砷化镓,硒铟铜等。它们的发电原理基本相同,现已晶体硅为例描述光发电过程。
2、制作硅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光电转换反应。
3、阳能电池发电的原理主要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一般的半导体主要结构如下:硅材料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发电的原理主要就是利用这种半导体的光电效应。
4、【太阳能电池发电原理】 太阳电池是一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能转换成电力的器件。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有许多种,如: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砷化镓,硒铟铜等。它们的发电原理基本相同,现以晶体为例描述光发电过程。
太阳能电池如何生产
电压:V=12×2=14(V)。电流:I= 电瓶电流÷3(A)。功率:P=电压V×电流 I = (W)。还需要一个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直充会坏电池,控制器可以过压保护。
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工艺流程分为硅片检测——表面制绒及酸洗——扩散制结——去磷硅玻璃——等离子刻蚀及酸洗——镀减反射膜——丝网印刷——快速烧结等。
.硅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流程 通常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在厚度350~450μm的高质量硅片上制成的,这种硅片从提拉或浇铸的硅锭上锯割而成。上述方法实际消耗的硅材料更多。
首先,根据玻璃尺寸设计电池片尺寸,一般电池片各边距玻璃边缘5mm即可,以电池主栅线为中心,用切割机将太阳能电池片切割成若干片,数量与玻璃数量相同,操作时要戴好PVB手套,切割好后待用。
关于三氯氧磷常做半导体和三氯氧磷主要用在什么工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三氯氧磷主要用在什么工序、三氯氧磷常做半导体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